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朱玺 滕继濮 魏依晨
古樟成林,茂密碧绿,绿叶掩映下,青砖黑瓦若隐若现。7月9日,记者随2025“活气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勾当来到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古村,只管火伞高张,但走于村里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巷道,看溪流潺潺,听风铃叮咚,给紧张的行程平增了一份清幽及可贵的舒服。
钓源村村委会妇联主席彭月红先容,该村拥有上千年汗青,始建在唐末,是北宋闻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后裔及同宗堆积地,现存明清赣派修建150余栋、古樟树2.6万棵,曾经走出过9位进士、32位举人,被誉为一部浓缩的古庐陵文化史。
然而,仅仅几年前,钓源深陷困境——因为人口流掉、衡宇破败,这座千年古村险些濒临消散。“之前村里的垃圾随意乱扔,有的就丢于水池边,水也被污染了。路都是泥巴路,屋子都是瓦房,许多人搬入新居子后,有些老屋子就糟践喽。”有村平易近告诉记者。
蝶变发生于2021年。吉州区当局与有古村补葺掩护开发使用经验的十里芳菲文旅集团互助,成立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式系统,构建“农业+文化+游览”深度交融的财产链条,摸索出一条“当局主导+市场运作+村平易近介入”的掩护与开发之路,乐成将“空壳村”打造成为了“网红村”。
于乡村开发历程中,本地以古村总体风貌为焦点,最年夜限度保留原有修建形态、生态格式与人文肌理,营建原生态、沉浸式的文化情况。缭绕“七整一管护”重点内容举行掩护补葺,开展污水管理及水系净化工程,晋升村子基础举措措施设置装备摆设,周全晋升钓源古村功效品质,实现古村新貌、古村新意、古村新生。
“我是传承者、也是见证者及受益者。”彭月红说,小时辰,外婆家就于古村,长年夜后本身又成为了古村的媳妇。古村革新,让村庄变美了,受益最年夜的还有是村平易近,村平易近自家院子一年按35元一平方米流转,合同刻日为20年,一次性付清。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夫变股东的华美改变。
如今,经由过程衡宇流转、就业安设、村企互助等机制,本地激励村平易近以多种方式融入财产链,动员周边群众就业创业110余人、村团体经济收入到达69万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实现共富同享。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摄)
-KB体育